民間老藝術家雕刻技術刻章藝術集一身,專業木雕大師四年完成水滸108將,所做的作品賣得俏,老婆想要都沒份,“給外賓做肖像,白人就做白一點,黑人就加點黑,有顆痣也得弄出來。”河坊街上的“面人徐”徐士軍正給木雕大師潘大師介紹面塑特點。突然“面人徐”得意起來,“我出手很快的,一天下來,馬鞍、佩劍……一個五虎上將就能做好。”說完,朝邊上的潘大師使了個眉色,“你們木雕做不完吧?”
母夜叉孫二娘滿面笑容,一只手做出邀客的姿勢,另一只手卻在背后握著一柄尖刀;行者武松,舉起缽頭般大的拳頭,怒視兇猛的老虎,骨子里的血性和豪氣表現得淋漓盡致……栩栩如生的108水滸單將,花了潘大師四年時間。“為了抓人物形態,光是小說就看了不下6遍。”潘大師的妻子告訴記者,他雕刻的誠印個人物,是他心目中的“真英雄”宋江。如今,潘大師的作品有多俏?答案是:家里基本是空的。“每次看到他刻得很漂亮,我也想要一個,但結婚這么多年了,他就是沒工夫幫我做。”妻子既高興又無奈。每次潘大師在外,妻子大多都會隨行。而偌大的展館里,像這樣惹人眼紅的“夫妻檔”還有不少。一張簡陋的桌子,一盞臺燈,戴著涼帽和老花眼鏡的王維增,左手小榔頭,右手小釘子,現場雕刻起一個紫色圓盤來。他說,這是為了“現場烘托一下氣氛”。陪伴在身旁的妻子張愛華到像個熱情而專業的“經紀人”:“他刻章、刻硯臺、鋼筆畫都很好的,就是一天到晚搞這個,別的都不會。”
傳統手藝都希望后代人能得以繼承,才不會失傳。廣州刻章行業,在廣州市來講,事業發殿都是很好的,廣州刻公章需要到正規刻章公司申請辦理,現在刻自刻制的章是無效印章,無法到公安局辦理相關備案手續。現代化的刻章業都是以機器刻制,手工傳統印章都無幾人能刻制了。 |
聯系人姓名 (建議填寫) :
有些問題需上千字才能解答,請收藏網址 Ctrl+D,稍等再看